柏林權威病毒學家、夏里特醫院病毒所所長德羅斯滕近日就德國如何安然度過秋冬兩季,提出了多條建議。德國國內無人願看到第二次停擺,不管是全國性的,還是地方性的。然而,倘染疫人數在秋、冬兩季再度增加,該如何是好?

 

 

關注集群感染

 

德羅斯滕認為,對染疫鏈的追踪應聚焦於集群源。對病毒幾何級擴散而言,集群感染源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個別感染。每一個出現多人互動的社交場面都可被稱為集群狀況。

 

不論是家庭聚會、團體慶祝、狂歡節還是班級出遊,都是群聚活動,期間,感染情況很長時間裡沒人察覺,病毒得以傳播。德羅斯滕教授建議,一旦有症狀的被感染者去看病,醫生就應仔細詢問他上週的那次集群活動的情況。

 

獨處抑或隔離?

 

這位病毒學家指出:「一旦認出了這麼一個集群感染源,就必須對之實施居家獨處措施。每個當事人都必須待在家裡。」這樣,感染風險就能限制在某人群。若整個集群必須待在家裡,那就是一種單處與隔離的混合,格羅斯滕稱之為「集群感染消退期」,為時5天。

 

為什麼是5天?

 

德羅斯滕教授解釋說,大多數患者總是在感覺得病時才去看醫生。德羅斯滕寫道:「也就是說,在患者首次有症狀感覺後,通常已經過了4天或更多天。而這時,當事人幾乎已不再具傳染性。依據有關病毒排出體外的最新數據,隔離集群成員5天就夠了。

 

最後才檢測

 

此時,是否有感染或曾經有感染,並不重要,而是要能確定,當事人是否還具備傳染性。抗體測試有助於能提供相關答案,只不過,這一測試要麼尚未得到許可,要麼試劑資源不足。德羅斯滕謹慎樂觀期待,至12月能有改觀。

 

但是,誰若在5天後所做的抗體檢測中呈陰性,那就可以被視為不具傳染性而結束居家消退期了。德羅斯滕教授本人希望,這整套戰略永遠都不需要實施:「這代表我們根本就沒遇上第二波感染,那可就太好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