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三位「病毒獵手」──美國學者阿特爾(Harvey J. Alter)、萊斯(Charles M. Rice)和英國學者賀頓(Michael Houghton),是因為他們的發現加速了抗C肝病毒藥物研發,並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治癒了C肝,為在全世界人口中根除這種慢性肝炎帶來希望。

 

 

血源性肝炎具有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,每年造成全球百萬人以上死亡,還會引發肝硬化和肝癌,給患者帶來更多難以忍受的長期病痛。

 

當20世紀60年代,美國科學家巴魯克.彭博發現B型肝炎病毒會導致後一種血源性肝炎時,阿特爾正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(NIH)研究經輸血感染肝炎的病人。他有了令人擔憂的新發現:排除了A肝病毒和B肝病毒感染後,仍有大量肝炎病例存在,這是否意味著還有未知的病原體?

 

阿爾特和同事進一步研究發現,這些肝炎患者可以把疾病傳染給黑猩猩──人類之外唯一的易感宿主,這種未知病原體還具有病毒的特徵。他們因此定義這種慢性病毒性肝炎為「非A型非B型」肝炎。這也是阿特爾被授予今年諾貝爾獎的主要成就。

 

科學家為鑑定這類肝炎努力了10年,直至賀頓通過對感染者血清抗體的分析成功確認了新型病毒的存在。他和同事發現,這是一種新型的核糖核酸(RNA)病毒,並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。

 

而第三位獲獎者萊斯的貢獻,在於回答了另一個重要問題:僅病毒本身就能引發肝炎嗎?萊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,製造了包含這一未知區域的C肝病毒RNA變異體,並將其注射到黑猩猩肝臟中。隨後,黑猩猩血液中檢測出病毒,其病理變化也與人類慢性肝炎患者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