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漸涼,不少人喜歡吃補,但是台灣中醫師陳勇利提醒民眾,應該先注意辨別自身的體質;若是屬於實熱體質,則不宜進補,像是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等大補的料理應該少碰為妙,要不就是吃得少,或盡量只吃周邊的菜,否則可能反而因為太補而造成血壓、血糖升高,造成身體不適,甚至進一步危害健康。

 

 

陳勇利提供了九項民眾可以自行辨別體質的方法,分別是:

 

1. 收縮壓是否高於120

2. 頸部是否容易緊

3. 是否偶爾頭痛

4. BMI是否超標

5. 大便是否便祕

6. 是否容易流汗

7. 是否經常想喝水

8. 口中是否常有異味

9. 四肢是否常溫熱

 

如果1至4項都答「是」那就屬「實」的體質,相反則是「虛」的體質,若是、非各占一半,而第9項答案是常溫熱,那就歸於實的體質。而第5至8項則用於判斷體質的熱與寒,若都答是,那就是熱的體質,相反則是寒的體質,若各占一半,而第9項答案是常溫熱,也屬於熱體質。

 

簡言之,若從第1至第8項都答是,那就是扎扎實實的實熱體質。至於所謂的實虛之別,也就是指程度上的區別,例如實熱體質者平日飲食應該大退火,那虛熱體質就只需稍加退火,例如大退火可以吃西瓜、椰子或黃蓮等,稍加退火就可以吃些梨子、蜂蜜、綠豆等。

 

若是實寒者就可以進補,像是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都有幫助,但若僅是虛寒者,可稍微補一下即可,像是喝些魚湯等。因此,陳勇利提醒,該怎麼吃,應該先辨別自身的體質到底是屬於那一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