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台南市49歲孟姓男子,日前突然感到胸口不適,想休息一下,咳嗽一聲後突然失去意識,家人呼叫救護車,到院前心跳停止,救護人員立即予以心肺復甦術及電擊,到台灣衛福部新營醫院後由急診團隊接手急救復甦,心電圖檢查發現疑似心肌梗塞,立即轉院治療,最後及時搶救回孟先生性命。

急診科醫師馮凱昱表示,依據統計資料,台灣逾35歲成年人當中,心因性猝死盛行率約0.1至0.2%,推估全台灣每年至少有約2萬3000人因此喪命,平均每小時就有2.6至5.2件心因性猝死事件發生。

當傷病患者處於心肺功能停止狀態,腦細胞在4分鐘內開始缺氧死亡,10分鐘內腦死,儘早的心肺復甦術(CPR)及自動體外電擊器(AED)使用,才有機會阻斷這失去生命的過程。猝死高風險族群包括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冠狀動脈疾病或心肌梗塞病史、心衰竭、肥厚性心肌病變、擴張型心肌病變、不明原因昏厥及先天致命性心律不整疾病。

醫師提醒,生存之鏈有以下六個步驟1)儘早求救;(2)儘早高品質CPR;(3)儘早AED電擊去顫;(4)儘早高級心臟救命術(ACLS);(5)整合性復甦後照護;(6)復原。但對於突發性心跳停止的病患,是否能存活,甚至恢復正常的生活,有賴於當地緊急醫療救護系統的完善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