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波新冠疫情可能在消退,但對疫苗研發者而言,這反而是個問題。歐美科學家稱,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嚴格封鎖以及社交距離限制措施成功控制疫情,然而,由於病毒傳播率到了相對低的水平,可能不足以進行疫苗試驗了。

 

 

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(Francis Collins)稱,如果真的通過公共衛生措施成功掃除了病毒傳播熱點地區,那麼測試疫苗的難度反而加大了。

 

疫苗對於真正終止疫情至關重要,但科學家指出,針對一種迅速擴散的新疾,病進行大規模疫苗臨床試驗相當複雜。

 

英國華威商學院的藥物再利用專家阿里(Ayfer Ali)表示:「要想做到(有效疫苗試驗),須存在人們在社區感染的風險。如果病毒已暫時被清走了,那進行試驗徒勞無功。

 

「解決方案就是轉向那些病毒仍在社區廣泛傳播的地區,譬如巴西和墨西哥這樣的國家。」進行疫苗試驗,一般是將試驗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,實驗組使用疫苗,對照組則使用安慰劑。

 

接著,所有實驗對象回到病毒在傳播的社區,而後對病毒感染率進行比較。如果對照組的感染率較高,則說明試驗的疫苗對實驗組起到保護作用。

 

隨著英國、歐洲大陸和美國疫情見頂,病毒傳播率下降,科學家的重要任務是追踪波動的疫情,在疫情處於活躍期的人群或國家裡尋找志願者。

 

2014年西非爆發伊波拉疫情,當時科學家尋求對新的疫苗進行測試時也曾遇到類似的問題。後來製藥商不得不大幅度縮減大規模試驗計劃,因為到疫苗可用於試驗時,已經到了疫情末期,病例數量已經下降了。

 

柯林斯表示:「非洲現在開始大量出現新冠感染病例,我們很可能要在那裡開展部分試驗,我們知道在那裡能夠有效地採集數據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