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吃水果有益健康,但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?營養師說,飯前飯後吃水果,帶來的效益不同,應該根據個人情況以及選吃的水果而定。如果吃法不對,反而會導致身體不舒服。

 

台灣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李孟穎在營養諮詢門診,經常會被問到:「水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?」李孟穎表示,答案因人而異。水果含維生素、纖維素及礦物質等豐富營養,飯前或飯後吃,帶來的效益有所不同。

 

 

李孟穎解說,飯前吃水果可增加飽足感,進而減少正餐的攝取,對於正在減重的人,能有助於體重的控制;飯後吃水果對營養素會有更好的吸收,並促進消化、腸道順暢。

 

但有些水果飯前空腹吃,可能會導致腸胃絞痛、脹氣等腸道不適症狀,尤其是有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的人群。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,如木瓜、黃梨、奇異果,因水果酵素可分解蛋白質,空腹吃反而會造成腸胃黏膜的刺激,因此,建議飯後吃,促進腸道蠕動,助於消化。

 

富含單寧酸的水果,如柿子、番茄,單寧酸會和胃酸形成不溶解的塊狀物質,容易引起胃痛、胃脹、消化不良;富含果酸、有機酸的酸性水果,如檸檬、橘子、山楂、草莓、蔓越莓,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,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、加重胃潰瘍的不舒服;糖分高的水果,如荔枝、甘蔗,也會促進胃酸分泌。

 

李孟穎提醒,水果每天攝取量應為二到三份,一份為一個拳頭的大小,切忌一次吃完整天的水果量,應該平均分散在三餐攝取,可減少餐間攝取零食的機會。

 

至於糖尿病患者,吃水果的最佳時機點是兩餐之間,避免飯後馬上吃,造成血糖飆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