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體是由數十億細胞組合而成,但當人體受到致癌因素刺激,如:不當飲食、環境及化學物質污染、情緒污染等,正常的細胞便開始異常分裂,不受控制地迅速繁殖而形成癌細胞,而大腸癌主要是因為大腸內的腺瘤息肉癌化而造成,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息肉予以切除,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。

 

 

造成大腸癌的可能因素,包含遺傳因子、偏好攝取高脂肪、低纖維質食物的飲食習慣、及具有大腸息肉或潰瘍性病史者等。許多文獻指出,飲食習慣與罹患大腸癌有密切的相關性。

 

會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的飲食因素:

 

脂質與膽固醇:常食用高脂肪、高膽固醇之動物性食品者,大腸癌死亡率高於素食者。研究發現,肉食者糞便中的膽酸及中性固醇較素食者為高,導致其造成突變的因素越強。

 

飲酒:研究發現,啤酒飲用量越多者,罹患直腸癌的機率越高。

 

會減少罹患大腸癌機率的飲食因素:

 

纖維質:增加蔬果攝食量,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。因食物中的纖維素會增加糞便團塊體積,稀釋致癌物,及促進腸道蠕動,減少致癌物與腸壁接觸時間。

 

鈣質:會與腸道中之膽酸、脂肪酸結合,形成不可吸收的鈣鹽,降低膽酸及脂肪酸的促進有機分裂作用,進而減少致癌的機會。此外,鈣鹽在易罹患大腸癌個案的大腸內,亦有抑制增殖的作用。

 

預防腸癌,首先要調整飲食習慣

 

少葷多素,選擇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,多吃各種蔬菜、水果、豆類和全穀雜糧,增加纖維質、抗氧化物質的攝取,尤其是常聽到的口號「天天五蔬果」,一日3蔬2果(半斤青菜+2個水果)可減少2~5成得到大腸癌的機會。

 

增加富含鈣質的食物,像是起司、豆製品和牛奶,少吃精製砂糖與加工食品。

控制肉食份量,並多選用魚肉、黃豆製品、家禽類替代紅肉。

 

使用適量的植物油,避免煙燻、醃製、醬漬及辛辣的食物。

 

體重的控制,避免體重過輕或過重,鼓勵經常運動,每日動一動。

 

保持大便通暢習慣,避免便秘,定期健康檢查,時時關心注意自己的大便習慣是否改變,如果發現有便秘、大便解不乾淨,或是大便變細等情形時,千萬別大意,有可能是罹患大腸癌的警訊,應立即就醫,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