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傷筋動骨100天」,這是長輩常說的一句話,意思是「凡是傷筋骨折,沒有100天無法康復」。所謂「傷筋」,是指肌肉、韌帶、腱鞘、血管、神經等軟組織的損傷,如落枕、腰部閃挫傷、關節扭傷等。

 

這些病其實只要我們及時恰當治療,並配合適當鍛煉,是可在100天以內治愈。所謂「動骨」,是指骨折或關節脫位等病變。這些病看似嚴重,但倘若正確治療也能在短期內康復。例如,肩關節脫位經過整復處理歸位,往往數日內可痊癒。

 

 

骨折的情況則較為複雜,至少要六個星期,加上功能鍛煉大約也需要三個月左右才可痊癒。四肢骨折需要六個星期左右;腰椎壓縮性骨折,往往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痊癒,所以才有一句「傷筋動骨100天」。

 

一旦發現骨折,中醫根據骨折的不同時期給予飲食調理,以促進骨折早日康復。早期(1-2週)宜清淡、活血、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,如:豆腐、牛奶、牛油、黑木耳、田七、魚肉、蛋、蔬菜和水果等。骨折傷處往往遺留很多瘀血,早期須著重於散瘀血,骨折才能夠癒合,這時期若一直增加鈣的吸收反而會阻礙骨折的癒合。

 

中期(3-4週)是骨痂形成期,宜給予具有調和營血,接骨續筋作用的食物及補充大量的鈣,如:瘦肉、紅棗、龍眼肉、豬皮等。

 

後期(4-6週)宜強筋壯骨,如:杜仲、巴戟、豬筋、牛筋、羊筋、白木耳、魚皮、魚鰾、海參等。

 

大多數人誤以為在骨折初期馬上要喝大量的骨頭湯以補充鈣,其實不然,骨折病患多喝骨頭湯,非但不能使骨頭早癒合,反而會延遲骨的癒合,原因是因為骨折後,骨頭湯主要是補充人體的鈣和磷,結果只能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,反而造成骨質的有機質和無機質兩者比例失調,從而延長骨折的早期癒合。

 

許多人以為「傷筋動骨100天」就天天躺在床上,幾乎腳不著地,足不出戶,最後會導致肌肉廢用萎縮,關節僵硬,嚴重甚至肺發炎,躺出一身病。骨折患者必須臥床休養,但並不代表靜止不動,而是要動靜結合。

 

骨折患者可以扶著拐杖,根據個人情況少許活動散散步,處理個人衛生梳洗等簡單活動。對於長期臥床病患,為避免肌肉萎縮,家人須幫助病患做肢體功能鍛煉。